污水水质
SS:固体悬浮物,一般单位mg/L。一般指:应滤纸过滤水样,将滤后截留物在105℃温度中干燥恒重后的 固体质量。
COD:化学需氧量,一般单位mg/L。COD的测定原理是:用强氧化剂(我国法定用重铬酸钾),在酸性条 件下,将有机物氧化成为CO2和H2O所消耗的氧量,称为化学需氧量。用CODCr,一般用COD表示。COD优点 :能较精确地表示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测定时间仅需数小时,且不受水质影响。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 水体受有机物污染越严重。
BOD:生化需氧量,一般单位mg /L。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所消耗溶解氧的量。
NH3-N:氨氮,一般单位mg/L。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TP:总磷,一般单位mg/L。污水中含磷化合物可分为有机磷和无机磷两类。
大肠菌群数:是每升水样中所含有的大肠菌群的数目,以个/L计。
细菌总数:是大肠菌群数、病原菌、病毒及其他细菌的总数,以每毫升水样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表示。
常见基本概念
厌氧:污水生物处理中,没有溶解氧也没有硝态氮的环境状态。溶解氧在0.2mg/L以下。
缺氧:污水生物处理中,溶解氧不足或没有溶解氧但有硝态氮的环境状态。溶解氧在0.2-0.5mg/L左右。
好氧:污水生物处理中,有溶解氧或兼有硝态氮的状态。溶解氧在2.0mg/L以上。
曝气:只将空气中的氧强制向液体中专一的过程,其目的是获得足够的溶解氧。此外,曝气还有防止悬 浮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接触的目的,从而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 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活性污泥: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各种生物和金属氢氧化物等无机物所形成的污泥状的 絮凝物。有良好的吸附、絮凝、生物氧化和生物合成性能。
活性污泥法:利用活性污泥在污水中的凝聚、吸附、氧化、分解和沉淀等作用,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 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生物膜法:使废水接触生长在固定支撑物表面的生物膜,利用生物膜降解或转化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 种废水处理方法。
气浮:气浮法是在水中通入或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其附着在悬浮颗粒上,造成密度小于水的状态, 利用浮力原理使它浮在水面,从而获得固液分离的方法。产生微气泡的方式有曝气和溶气等。
混凝:混凝的目的在于通过向水中投加一些药剂(混凝剂或助凝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胶体颗粒物能 相互聚合,长大至能自然沉淀的程度,这个方法称为混凝沉淀。
过滤:在水处理过程中,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状填料层截留水中悬浮物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 工艺流程。过滤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中的悬浮或胶体物质,特别是能有效去除沉淀技术不能去除的微笑 粒子和细菌等,对COD和BOD也有某种程度的去除效果。
沉淀:利用悬浮物和水的密度差,重力沉降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过程。 常用药剂
PAC:聚合氯化铝 烧碱:NaOH
熟石灰:Ca(OH)2 生石灰:CaO
PAM:聚丙烯酰胺 纯碱:Na2CO3
碳源药剂:淀粉、葡萄糖、甲醇、乙醇、乙酸钠、复合碳源